影视娱乐资讯>>资讯>>内容

马丽新片票房破纪录,口碑两极分化,吴京预言成真了吗

日期:2025-09-06 16:45:19    标签:  

五一档这波电影PK,简直就是神仙打架,各路影片争奇斗艳,想C位出道。目前战况胶着,鹿死谁手还真不好说。有些电影的口碑已经提前剧透了结局。

就拿那部叫《人生开门红》的喜剧片来说吧,评价那叫一个冰火两重天。有人说尬到脚趾抠地,直接劝退;有人却笑到头掉,直呼惊喜。哎,这年头喜剧片是真的难拍,不是沈腾、马丽这种自带buff的,一般喜剧人想让观众掏腰包,难!特别是常远,感觉总是差那么一口气,要是票房口碑能及格,那都算他超常发挥了。

说到热度最高的,还得是那部有马丽坐镇的《水饺皇后》。马丽现在就是票房的代名词,自带观众缘。上映首日票房就突破1200万,直接领跑,这势头,简直就是“泰裤辣”!

但是!你品,你细品,这口碑,真是一言难尽。豆瓣低星差评眼瞅着就要爆表了,这票房后劲,估计悬了。问题到底出在哪儿了呢?

说白了,剧情太寡淡了,煽情也略显刻意,惊喜不足。电影讲的是改革开放初期,臧健和女士(马丽饰)带着娃在香港打拼,从摆摊卖水饺到创立连锁品牌,把“湾仔码头”做成了金字招牌。

这题材,按理说应该稳赚不赔啊,毕竟是真人真事改编,又贴合了当下最火的女性话题。但观众就是不买账,为啥?

剧情不够抓人。人物传记最怕的就是平铺直叙,而这部电影恰恰犯了这个毛病。女主开始卖水饺后,就没啥大冲突了,就算有人出来搞事情,也感觉像是工具人,硬凑的。而且,女主一路走来,贵人是不少,但电影重点却放在了感谢母亲上。不是说母女情深不好,只是这条线太单薄了,让人get不到点。这就好比给你上一盘饺子,结果没蘸料,馅儿还没放盐,食之无味,弃之可惜。

主题太散了。导演啥都想要,一会儿想揭露底层人民的困境,一会儿想展现女性互助,一会儿又想展现时代变迁,甚至还安排了个日本反派,想煽动一波爱国情怀。结果呢?啥也没讲透。就拿女主拒绝外国老板收购来说吧,喊着“这是中国水饺”,结果后面还是把品牌卖给了外资,还美其名曰“走向世界”。想拍商业励志,就好好讲商业,别给自己戴高帽。

这电影还是个商业片,想靠各种元素收割票房,又放不下那点清高,导致内容和目的严重脱节。这故事,既没有女性励志的爽感,也没有深度表达。而且,现在的观众,很难在臧健和的成功学里找到共鸣。时代变了,大人!脱离了大众痛点,最终只能感动自己。

更要命的是,连马丽都被质疑了。

作为中年喜剧女演员,马丽这两年面临转型。她既没有贾玲那种另辟蹊径的才华,也没有张小斐那种爆红的运气,只能自己摸索。她的转型方式很简单,就是放下喜剧,接《水饺皇后》这种传统类型的剧本。

她和角色之间,始终隔着一层纱,总让人觉得“马丽”这个名字太抢戏了。你在看电影的时候,总觉得是马丽在演,而不是角色本身。她就算再怎么卖力地哭,也打动不了观众。

反观惠英红,演技那叫一个细腻自然。她演的女房东,表面上很市侩,实际上却是外冷内热。有个细节特别戳人,就是她看到女主的孩子在看电视,就默默地把烟掐掉了。好演员的重点不在于“演”,而在于表达。通过细节去展现角色的多面性,让角色更立体,这才是真正的实力派。

在华表奖上,惠英红力压马丽,拿下了影后。一开始我还替马丽鸣不平,但看完这部电影,我才明白她和真正影后之间的差距。影后是千人千面,演啥像啥,但马丽始终是马丽。就算后期女主事业有成,烫着大波浪,穿着很贵气,还是能看到“马丽味儿”。

她如果真想转型成功,就应该彻底和喜剧告别,撕掉喜剧演员的标签。否则,演再多正经角色,一部喜剧片就能把她打回原形。马丽,希望你以后不只是马丽。

就目前这口碑来看,这部影片就算能爆,估计也是小爆,还得看在马丽的面子上。

现在观众的审美越来越高了,再拿以前那一套陈词滥调的东西来糊弄观众,那就是自寻死路。现在电影的故事太缺少深度了,市面上没有好剧本,连带着演员都难以发挥。

哎,这年头,想看部好电影,真难!

中国电影,耗子尾汁!

相关花絮

思索剧情网致力于提供最新电视剧剧情介绍 、电视剧分集剧情明星个人资料 Copyright @2008-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思索剧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